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团队
一、团队负责人简介
惠贞贞,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安徽省青年WJXZ,省级教坛新秀,硕士生导师,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第四届师德标兵,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功能薄膜及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制备、生长机理及物性研究。联系方式:15955126219。
二、团队主要成员
姓名  | 
   年龄  | 
   学位  | 
   毕业院校  | 
   职称  | 
   科技专长  | 
  
惠贞贞  | 
   36岁  | 
   博士 研究生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副教授  | 
   多功能薄膜及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制备、生长机理及物性研究  | 
  
宋常春  | 
   56岁  | 
   硕士 研究生  | 
   合肥工业大学  | 
   教授  | 
   高分子材料  | 
  
叶龙强  | 
   36岁  | 
   博士 研究生  | 
   四川大学  | 
   副教授  | 
   玻璃、光学薄膜、高分子材料  | 
  
张雨露  | 
   37岁  | 
   博士 研究生  | 
   四川大学  | 
   讲师  | 
   二氧化硅气凝胶、增透膜  | 
  
仇楠楠  | 
   39岁  | 
   博士 研究生  | 
   长春理工大学  | 
   讲师  | 
   功能性高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姜 兵  | 
   35岁  | 
   博士 研究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讲师  | 
   碳氢键活化官能化反应研究  | 
  
孟非凡  | 
   33岁  | 
   博士 研究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讲师  | 
   有机合成方法学  | 
  
柯 香  | 
   32岁  | 
   博士 研究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讲师  | 
   新型亚稳态分子间复合微球构效关系研究与多梯度燃速复合含能薄膜的配方设计与3D打印成型技术  | 
  
史英迪  | 
   31岁  | 
   博士 研究生  | 
   合肥工业大学  | 
   讲师  | 
   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 
  
李 兰  | 
   29岁  | 
   博士 研究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助教  | 
   金属材料  | 
  
李婉云  | 
   28岁  | 
   博士 研究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助教  | 
   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三、团队简介
团队聚焦多功能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多功能薄膜器件组成机制及性能研究、高性能光伏薄膜材料中试与产业化等研究。团队深入探索研究多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对复合体系中纳米单元的自身几何参数、空间分布参数和体积分数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动力学因素和热力学因素的影响下,控制纳米单元的初级结构,提高功能材料薄膜电子器件的性能。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Nano-Micro Letter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四、团队掌握的产业核心技术
具有光、电、磁等功能的薄膜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组装及应用研究,在深入开展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分子、聚集态以及器件设计的研究,提升材料的光学性、电学性、透过性、抗腐蚀性、耐候性等特性,在制造独特功能产品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器、通讯、医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交通、化工、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
五、团队可转化的科技成果
多功能薄膜材料的沉积、器件的构筑、分子电子学和分子器件在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上的应用研究,光电薄膜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电子显示器件,塑料薄膜和金属薄膜等材料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产品的包装,光学薄膜用于调整光线的透射、反射和干涉等特性,在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板中的薄膜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转换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而燃料电池中的薄膜材料则能够提供良好的质子传导性能,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特种高分子薄膜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污染物,功能纳米薄膜则具有良好的气体分离性能,可以用于空气净化和废气治理等方面。
六、团队擅长的主要科技服务场景
各种增透薄膜、减反射薄膜、滤光薄膜、分光薄膜、储能薄膜等材料与电子器件。
七、团队主要科技成果或科技工作现场照片
 
 
 
表1: 团队2020-2024年立项的三类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课题 类别  | 
   经费 (万元)  | 
  
1  | 
   叶龙强  | 
   “分子-粒子-薄膜”维度下H2O2对SiO2生长机制影响的研究  | 
   国家基金项目  | 
   二类  | 
   30  | 
  
2  | 
   惠贞贞  | 
   安徽省2021年青年WJXZ项目  | 
   安徽省 教育厅  | 
   三类  | 
   50  | 
  
3  | 
   柯 香  | 
   基于含能微球精准内嵌的高能薄膜的释能规律与增强机理研究  | 
   安徽省 科技厅  | 
   三类  | 
   10  | 
  
4  | 
   柯 香  | 
   PVDF基梯度燃速含能薄膜的设计及调控机理研究  | 
   教育厅 重点项目  | 
   三类  | 
   10  | 
  
5  | 
   惠贞贞  | 
   M3Mo3N(M=Fe,Co,Ni)催化薄膜生长机理及性能调控研究  | 
   教育厅 重点项目  | 
   三类  | 
   10  | 
  
6  | 
   叶龙强  | 
   有机-无机协同改性作用对SiO2生长机制影响的研究  | 
   教育厅 优秀青年  | 
   三类  | 
   50  | 
  
7  | 
   仇楠楠  | 
   绿色环保卟啉基光催化降解剂的研发与产业化  | 
   横向合作项目  | 
   三类  | 
   50  | 
  
8  | 
   张雨露  | 
   手性氧化硅气凝胶:手性纳米结构构筑及性能研究  | 
   教育厅 重点项目  | 
   三类  | 
   6  | 
  
9  | 
   姜 兵  | 
   双金属催化氮氧化物碳氢键活化氧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研究  | 
   教育厅 重点项目  | 
   三类  | 
   6  | 
  
表2: 近五年发表二类以上学术论文一览表
表3:近五年授权专利成果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专利类型  | 
   获批时间  | 
  
1  | 
   惠贞贞  | 
   一种铜氮铁反钙钛矿结构室温软磁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910672287.5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2.03.04  | 
  
2  | 
   叶龙强  | 
   一种高透过率超疏水增透膜的制备方法  | 
   ZL202210668998.7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3.07.28  | 
  
3  | 
   仇楠楠  | 
   光学瞄准及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ZL202022057769.0  | 
   实用新型  | 
   2021.1.22  | 
  
4  | 
   柯 香  | 
   高分散白炭黑  | 
   Q/SJY001-2023  | 
   企业标准  | 
   2023.08.22  |